第(2/3)页 “田公公多虑了,寿王已经派遣李洪率领左天策军三万五千大军出陈仓、褒斜前来救驾,我们只需要在宝鸡坚持两天时间即可。”一身盔甲的刘奎沉声道。 左天策军?三万五千人? 听到刘奎的话,在场的人都心思各异。 要知道李晔初到山南西道的时候,天策军才一万人,后面田令孜断绝了对天策军的粮饷,谁想到天策军实力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增加这么多。 有左天策军岂不是就有右天策军?左天策军就有三万五千人,意味着右天策军可能也有这么多军队? 想到这儿,在场的人心情可谓是五味陈杂。 田令孜自然是惧怕; 李儇则是发着呆,没想到印象中年幼的寿王手上居然有了如此实力; 韦昭度、孔纬等大臣则是不知道在想什么,如今陛下势弱,朱玫拥立嗣襄王李煴称帝,现在寿王手上有如此雄厚的军事实力,难道会对皇帝这个位置不管不问。 他们这些大臣自然知道李儇这个皇帝昏庸无能,不过在他们心中的新帝应该是吉王李保,现在这么一看,吉王完全不是寿王的对手。 而且韦昭度心里也在担心,他之前因为族中生意被强征商税一事在陛下面前说了不少寿王的坏话,现在寿王有可能崛起,也不知道会不会秋后算账。 杨复恭的心情也很复杂,此时的他跟寿王是合作关系。两人早年就合作过,不过当时的他看不起寿王,后面因为不想得罪田令孜就断了跟寿王的合作。 虽然现在皇帝重新启用他,但此时神策军崩溃,在宝鸡的神策军连一万人都没有,而且这些还掌控在田令孜和刘奎两人的手中。 他不是没有依仗,他堂兄弟的义子杨守信就在凤州,手上有几千军队。这次他出山,就给杨守信去了一封书信,对方很快就率领军队前来支援,这也是他目前最大的依仗。 若是杨守亮也来了,自然更好。不过杨守亮在商州,远水解不了近渴。 至于跟李克用交好,那都是虚的。 想到寿王会率领数万大军前来救驾,也不知道这个合作关系会是什么局面。 “出陈仓道?”田令孜留意到这个细节,心中有些担忧,试探着问道。 田令孜这么一问,众人也有些好奇为什么天策军会从这里走。 从兴元府到宝鸡县,大致有三条路:第一,首选连云道,连云道分为三段,从兴元府出发是走褒斜道,中间部分才是新修的连云道,从凤州到宝鸡则是沿用陈仓道,这条路是从兴元府到宝鸡最近的一条路;第二就是直接走褒斜道,然后从郿县向西到宝鸡;第三陈仓道最远,因为其要过兴州,相当于绕了一大圈。 照理说寿王的军队从兴元府过来走连云道和褒斜道最为方面,可刘奎又说了走陈仓道,他们不认为刘奎是口误。 “回禀田公公,按照殿下的命令,的确有一万余大军借道兴州走陈仓道至宝鸡。”刘奎身后一个年轻男子突然说道。 “你是何人?”看着眼前这年轻人,田令孜觉得有些眼熟。 他可以肯定眼前这人是寿王身边的人,他有印象,只是具体身份记不住。 “在下寿王府长史---李英旭。”年轻人微笑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