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永乐众臣送别于先生!” 他的声音中带着不容忽视的哽咽。 “送别于先生!” 永乐朝的群臣纷纷站立,目光中充满了敬意与痛惜,依次拱手行礼,以示最崇高的敬意。 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他们对于谦的崇敬与怀念。 …… 明宣宗时期! 朱瞻基的面容变得苍老许多,疲惫的神色弥漫在他的眉宇之间。 看到这一切,他长叹一声: “于谦竟遭此不幸,真是国之栋梁,竟被皇恩所弃,这种事,怎能令人心安?”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无法抑制的痛苦与自责。 “我一生劳苦,建功立业,却不如朱祁镇那般轻松挥霍。” “难道我从一开始就不该降生,不该继承这大明江山,做这个皇帝?” 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纠结与失落,在自问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群臣听后,纷纷悲痛欲绝,齐声劝谏: “陛下,不可如此自贬!” “陛下,太宗与仁宗素来以您为荣,切莫轻视自己,千不要因一时之痛,放弃自己!” 他们的声音充满了对陛下的忠诚与安慰,却无法抚平内心的那份沉重。 天幕上的画面逐渐拉远,镜头移至百姓们的悲恸之中。 于谦去世后,民众纷纷冲破侍卫的阻拦,跪伏在他的遗体前,痛哭流涕,哀声震天。 三天三夜,他们不肯离去,一心想要向这位曾为国家付出一切的贤臣致以最后的敬意。 即便是王振的某些残余势力,也在此时感到不安,纷纷为于谦鸣冤,悔恨自己曾在背后默许这一切。 宫中的冷漠态度,让许多官员心寒。尤其是在于谦去世后,吏部尚书王直选择辞去职务,回归故里。 而在朝廷的命令下,锦衣卫来到于谦的府邸,开始了抄家之事。 可是他们没想到,这将是他们一生中最轻松的任务。 他们仔细搜查,只发现府邸里除了日常必需品外,什么也没有。 那座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员府邸,竟然空荡荡的,宛如没有任何财富积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