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三年-《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第(2/3)页
    这个西八国人怎么那么坏!
    天天在那搅弄风雨!
    白花花的银子,怎么能随便分了?
    福利房不要钱吗?
    同为合资车企,同为外资品牌,你把标准提的那么高,他们是跟,还是不跟?
    大大滴坏人!
    另一边。
    现代集团的继承人郑义宣看到起亚的动向,也非常之气愤。
    阿西吧!
    这个陈润基,天天玩收买人心那一套!
    跪族!
    怎么那么能跪?
    怎么办?
    他们现代要不要跟?
    阿西吧!
    真是会给他出难题!
    接着,郑义宣又去了一趟北汽。
    他要跟北汽商讨福利房的事。
    但。
    陆陆续续谈了半个月,这件事毫无进展。
    北汽现代是双方合资成立的公司,即使郑义宣想办,那也得参照北汽的意见。
    拖拖拉拉半个月,郑义宣那叫一个气啊。
    当初真该像起亚那样,找两个合作方,这样的话,他们现代才是大股东。
    不会互相掣肘。
    现代集团发生的事,李杰是毫不知情,也不关心。
    他近期的主要精力都在新产品研发上。
    投入几千万美金,过了那么长时间,终于看到了一点点回报。
    GT轿跑和TigroSUV的平台终于搭了出来。
    发动机、变速箱的原型机也研发完成,剩下的便是漫长的调教期。
    李杰掐指一算,05年上市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节点。
    这一次,他准备全球同步上市!
    在正式上市之前,他得组一个车队。
    那玩意也是一个花钱的祖宗,虽然很花钱,但东风、悦达那边都同意的很爽快。
    起亚内部可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
    因为起亚发展的势头太猛了。
    东风、悦达两家国资,只需要跟在后面跟着吃肉喝汤。
    正因为如此,李杰才能用49%的股权,一言而决。
    此外。
    起亚的员工也认他。
    认他这位中文比很多华夏人还要标准的韩国人。
    如果没有这些,起亚很难发展的如此迅猛。
    转眼,一年一度的跨年营销季又到了。
    今年的年终,起亚又换了一个名头,以起亚60周年为由,再次掀起一股声势浩大的营销浪潮。
    从十一月开始,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就把横幅、海报贴到了大街小巷。
    其实,六十周年只是一个‘噱头’。
    起亚虽然是1944年成立,但最初的业务只是生产自行车,直到60年代,才跨入摩托车领域。
    进入70年代,起亚正式进军汽车领域,最先生产的是四轮厢式货车。
    真正进军家用汽车领域还是80年代。
    严格来说,起亚汽车的历史只有20多年,但打出60周年,更主要的是为了营销力度。
    十年一度的营销季。
    折扣力度可谓是有史以来最猛。
    SUV旗舰索兰特,暴降6万8!
    其他车型普遍降价3-4万。
    降价幅度这么大,饶是国内生产成本比较低,起亚汽车也不怎么赚钱。
    起亚承担7成,经销商承担3成的情况下,只有索兰特能挣点钱,每卖一辆车,大概能挣1万多。
    其他车型的净利润只有几千块。
    是的。
    起亚仍然是赚钱的。
    天底下哪有人做亏本生意?
    什么卖一辆亏一辆,那都是话术。
    或者说偷换概念。
    举个例子。
    10年折旧成本是1个亿,每年平摊是1000万,但在做账的时候,把这一亿摊到第一年。
    这么做,自然是卖一辆,亏一辆。
    但,规模效应一起来,前期的投入收回之后,利润率瞬间飙升。
    起亚目前就是这种状况,工厂、研发、产线的前期成本已经慢慢收了回来。
    销量越来越高,规模起来之后,起亚的降价空间也跟着变大。
    不过。
    即使起亚仍然赚钱,这次堪称骨折的降价策略,仍然给市场扔下了一颗震撼弹。
    大众、丰田、本田、通用、福特、现代汽车,一个个都在跳脚,都在骂娘。
    小西八,不当人子!
    砸穿地板价了啊!
    甭管别人怎么骂,如此巨幅的降价,效果是肉眼可见的好。
    华南爆单!
    华北爆单!
    华中爆单!
    全国各地的起亚4S店,通通爆单。
    随着海量的订单陆续发到工厂,起亚一厂、二厂门口的货车排成了一条长龙。
    一辆辆新下线的汽车还没来得及停留,立刻被装上货车,然后发往全国各地。
    第(2/3)页